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苦难的青春岁月 执著的人生信念——再读竹林《

来源:青春岁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与大多数成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知青作家一样,上海女知青竹林(原名王祖铃)以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走上文坛,小说以其深切而独特的经验和感悟展现了知青一代的精神风貌和心

与大多数成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知青作家一样,上海女知青竹林(原名王祖铃)以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走上文坛,小说以其深切而独特的经验和感悟展现了知青一代的精神风貌和心灵轨迹,以强烈的批判姿态揭示了十年浩劫给青年一代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心灵重创:那场关涉千家万户、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给满腔激情的一代青年带来的是:青春的蹉跎、理想的破灭、信念被埋葬、心灵被扭曲——悲剧性人生一幕一幕地上演,它影响、改变了整整一代乃至几代人的生活道路。作品发表后轰动一时,作者得到茅盾、冰心等文坛巨匠的鼓励和支持,被誉为“知青文学第一人”。小说与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孙颙的《冬》一起掀开了“伤痕文学”悲怆的一页,苦难的历程和对苦难的回忆与思考牵引着这代青年走上文学之路,作为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他们携着自己的人生体验从几百万知青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代人的代言人,也为新时期知青文学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竹林是上海人,在安徽凤阳当过六年知青,从安徽回上海后,竹林没有驻足于繁华都市,从 1980年始在上海近郊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嘈杂,远离名利的诱惑,坚守清静平淡,在宁静中沉思、遐想、爆发,领略着人生百味,多年来在文学园地里默默耕耘,不懈追求,不断超越。竹林温和柔婉、不事张扬、甘于寂寞,有人称她为上海作协的“异数”、“传奇”,她的创作体现出许多作家不具有的扎实与厚重,因而卓尔不群、风格独特。纵观竹林三十年的文学创作,她的作品不乏深邃的笔触、饱满的情感、鲜明的爱憎,但最突出的是面对文学的众声喧哗、面对文坛新潮迭起时始终如一的文学信念与追求:直面人生的创作态度、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存价值的追求、诗化的叙述以及与之相呼应的舒缓、顺和与悠长的精神气韵。

一、直面荒诞人生 发掘世态美好

回望刚刚走过的二十世纪:知青文学呈现的那些峥嵘岁月已然成为一段历史,知青文学的艺术画廊也似乎日渐暗淡模糊,时光的流逝使知青文学渐行渐远。但关注历史,回顾历史,就等于关注现实,也等于关注我们自己,并能吸取教训并从中吸取力量。面对日渐遥远的知青文学,需要探讨的话题和言说的空间远未完结。谈竹林,就不能不谈她的知青小说。上山下乡,扎根边疆,这一知青集体记忆,竹林表现出与其他知青作家们不尽相同的描述:不同于梁晓声英雄主义的激情奔涌,不同于史铁生美好温馨的眷恋回味、也有别于张承志的理想主义的痴迷咏叹,竹林则以更为真实直率的姿态展示“真实的赤裸的人生和它的搏战”[1]。

在长篇小说《生活的路》中,作者塑造了知识青年张梁和谭娟娟这两个在洪阳县为了追求理想经历生死磨难的悲剧形象,以此表达了作者对知青运动的鲜明态度。作者以第三者的客观视角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去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主人公谭娟娟人生际遇的展示,鞭挞了对知青无情残害的恶势力代表崔海赢,毫不掩饰的凸现了“文革”和“上山下乡”给知青一代带来的苦难,呈现出与大多数“伤痕文学”作品大致相同的主题。《生活的路》是竹林的第一部长篇,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性格的展示、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主题的挖掘等方面都尚有稚嫩、疏漏之处,但清新的叙述风格,流畅的情韵,真挚的感情,对美好事物被毁灭抱有的切肤之痛,对善良、正义的热切追求,均能深深地吸引、打动着读者。六年的知青生活,使作者对农村生活有切实感受,对普通农民怀着真挚的爱,也正是基于这种朴实的感情,作者才能以有血有肉的文字揭示普通农民解放三十年后的悲痛遭遇,作品呈现出“烟火味”的鲜活魅力。较之于《伤痕》《在小河那边》的“大团圆”式结局,《生活的路》对女主人公谭娟娟的故事结局和悲剧处理,在当时一些长篇小说中是较为独特的,谭娟娟最后不是走投无路的寻死,而是精神恍惚的赴水,这是一场人间悲剧,是我们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思想、特权思想等恶势力迫害下的悲剧,然而也是女主人公精神崩溃的悲剧,悲剧的酿成既有社会因素,又有本身的弱点,这就使得她的悲剧结局显得更合情理。读者揪心、扼腕、同情之余,也会引发更深层、更深刻的思考。这种直面苦难的创作态度,形成了小说的总体艺术构思,也影响着小说的总体艺术面貌,小说既真正忠实于生活,又显出一定的思想深度,这是那些歌舞升平的颂扬乃至谄媚文学无可比拟的。由此可见,《生活的路》的价值和影响,绝不仅仅在文学艺术方面,因而它被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也是时隔三十年再读的意义所在。

文章来源:《青春岁月》 网址: http://www.qcsyzzs.cn/qikandaodu/2020/0709/361.html



上一篇:挣扎在“边缘”与重建城市家园:王小帅“城市
下一篇:从电影《狗十三》看近年国产青春片的突围

青春岁月投稿 | 青春岁月编辑部| 青春岁月版面费 | 青春岁月论文发表 | 青春岁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春岁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