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年轻驻村干部:青春在脱贫一线闪耀(3)

来源:青春岁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把脱贫攻坚精神作为对在校青年学生开展教育的生动教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接力棒能不能从“85后”“90后”驻村干部手上传下去,今天在校的“9

把脱贫攻坚精神作为对在校青年学生开展教育的生动教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接力棒能不能从“85后”“90后”驻村干部手上传下去,今天在校的“95后”“00后”是关键。“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平均每年超1000万人脱贫,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成功使8亿多人摆脱贫困,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减贫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球解决人类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些生动案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深入挖掘,让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关心农业、热爱农村、帮助农民,积极支持在校学生到农村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在农村广大天地钻研学问;鼓励毕业生以驻村干部为榜样,把爱国之情转化成爱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到贫困地区基层一线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发挥才智,实现人生最大价值。

用脱贫攻坚精神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贫明显提速,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构建了精准扶贫、脱贫新方案。全党全社会在脱贫中所凝聚起来的攻坚精神,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这种精神转化成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85后”“90后”驻村干部们的选择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加入到这场攻坚战中来,推动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调前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①《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

②《习近平: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网,2015年10月16日。

③温铁军、杨洲等:《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实现方式》,《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8期。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伴随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一股股青春的力量涌向大山、奔向村寨,他们大都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85后”“90后”,他们和时代楷模黄文秀一样,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年轻驻村干部是当代青年的榜样脱贫攻坚战能否完胜,关键在人。在这场战役中,有20万第一书记、70万驻村干部和几百万基层干部冲锋在第一线,其中的“85后”“90后”是突击队,他们胸中装着家国情怀,牢记责任使命,勇担时代大任,勤于学习思考,积极探索创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助力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些年轻的驻村干部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值得当代青年学习效仿。牢记初心,坚定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无数青年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用热血铸就忠诚,用信仰书写辉煌,成为不同时代青年的楷模。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今天,年轻的驻村干部们听党话、跟党走,把十九大确定的大目标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他们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务实工作,埋头苦干,用奋斗的青春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信仰和对党的忠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征程中书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坚忍不拔,勇于担当。集中连片特困武陵山区一名驻村干部在当地走访后说,“看到农村贫穷的状况,心里特别难受,我深感驻村责任重大。在家的年轻人太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劳动力严重不足,想创业的村民摸不着门路,已开始创业的缺乏知识和技能……我们要竭尽所能解决这一个个问题,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面对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啃的硬骨头,年轻扶贫干部们面临的脱贫攻坚形势更为艰巨。尤其是“85后”“90后”年轻的驻村干部,对使命和责任的认识更为深刻。他们坚信纵使通向小康“最后一公里”的路上山更陡、水更急,有梦想就不会觉得路途遥远,就不会惧怕困难坎坷。不怕吃苦,甘于奉献。“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年轻的驻村干部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习惯了的工作状态、年薪数十万的优厚待遇,从大城市、从海外来到从未体验过的乡村山寨,听懂了百姓土话、吃惯了大碗粗饭、睡惯了村舍土炕,男生不再玩手游,女生省去了每天的化妆美容时间,克服了不曾想象的生活困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任务在变,但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与魄力、“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在“85后”“90后”年轻驻村干部身上的精气神没有变。他们不当“城官”当“村官”,不是佛系一族,没有把驻村当成提拔“镀金”,而是“淬火”“炼钢”,有着永不懈怠的干劲。真情为民,真抓实干。年轻的“娃娃”村干部能否被当地百姓认可,是对驻村干部的直接考验,“85后”“90后”驻村干部对此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机关科室、高楼深宅的工作方法与在农村扶贫完全不一样,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逐户走访也不是都行得通。他们再一次扑下身子,走向稻田、走进猪圈,帮助群众干农活,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手被磨破皮、人被晒脱皮,以心交心,摸清了底数,知晓了群众的所需所求。他们建档立卡,耐心细致地宣传扶贫政策,找项目、拉资金,精准施策,逐家逐户解决实际问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真诚与努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成了村里人、百姓家里人。积极探索,敢闯新路。年轻的“85后”“90后”驻村干部大多有着较高的学历,不少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是他们的最大优势。在田间地头,他们脚踏着泥土,胸怀着蓝天,通过观察思考摸索着帮扶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他们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扶智又扶志,手把手地教,不厌其烦帮助村民“触网”“懂网”“用网”,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发展电商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整治村容村貌让城里人来享受农家乐,与派出单位结对争取后援,举办留守儿童辅导班让贫困不再代际传递……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一个个沉睡的山村变成了特色小镇,田园风光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山乡大地是当代青年的成长沃土“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的“85后”“90后”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他们职业生涯的黄金阶段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相伴。在驻村的“85后”“90后”身上,我们不再看见曾经被贴上的“任性”“自私”“叛逆”“担忧”“垮掉”之类的标签,看到的更多是责任、使命与担当,他们为当代青年作出了示范。驻村扶贫是当代青年的成长之路。“85后”“90后”一代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父母的呵护甚至溺爱中成长。然而,“85后”“90后”一代的人生也是有缺憾的,他们大多缺少磨难,不曾受挫折。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今天,面对难得的建功立业人生际遇,他们选择到最艰苦的山寨驻村扶贫,经受磨练,无疑是要补上人生成长道路上的这一课。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与扶贫脱贫结合起来,到广袤天地驻村扶贫给当代青年施展才华抱负提供了无垠的舞台。驻村扶贫是年轻干部的成长之路。农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艰苦贫困地区是培养年轻干部的大课堂,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驻村扶贫不仅是脱贫攻坚的需要,也是帮助年轻干部树牢“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教育锻炼干部的重要手段。组织部门把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驻村扶贫作为一种培养制度,把驻村扶贫的成效作为一种检验考量,就是要让年轻干部通过深入农村扶贫第一线,在宣传党的政策、抓实精准扶贫、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民办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中,深入了解国情,熟悉民情,涵养作风,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磨砺坚强意志、厚植为民情怀、锤炼务实品格、锻造担当意识、提升综合素质。驻村扶贫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优先位置。我们手中的饭碗能不能端牢端稳,“三农”问题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既要消除绝对贫困,防止返贫,也要缩小城乡差距,减少相对贫困,需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需要一大批组织协调能力强、思想思维开阔的各类专业技术干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总书记的讲话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年轻驻村干部,鼓励着他们走得更加坚定,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带动当地干部群众面对艰难险阻毫不畏惧,攻坚克难,他们必将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用脱贫攻坚精神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任务更加艰巨、时间也更为紧迫,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这场战斗中,以黄文秀为代表的“85后”“90后”驻村干部身上所体现出的脱贫攻坚精神和优秀品质值得全社会学习,他们为全社会作出了表率。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在这场艰苦、艰巨的攻坚战中,年轻的“85后”“90后”驻村干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忠实信仰者和矢志践行者。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脱贫致富不仅是贫困地区百姓的期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重要工作,也应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让驻村扶贫、当地青年返乡工作成为一种骄傲,一种自豪,受人尊重;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在选拔干部、考录公务员、研究生录取、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保障,使之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一种主动选择,形成一种长效机制;需要各级领导大力关心,在他们取得进步时给予鼓励,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振信心,在他们失误时及时指出,多一些包容,既要厚爱也要严管;需要社会舆论大力弘扬,各级各类媒体开设专栏,广泛宣传年轻驻村干部一线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弘扬正能量,让“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融入青少年一代的血液里,让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懈怠者没有任何可以钻营的市场和空间。把脱贫攻坚精神作为对在校青年学生开展教育的生动教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接力棒能不能从“85后”“90后”驻村干部手上传下去,今天在校的“95后”“00后”是关键。“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平均每年超1000万人脱贫,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成功使8亿多人摆脱贫困,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减贫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球解决人类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些生动案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深入挖掘,让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关心农业、热爱农村、帮助农民,积极支持在校学生到农村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在农村广大天地钻研学问;鼓励毕业生以驻村干部为榜样,把爱国之情转化成爱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到贫困地区基层一线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发挥才智,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用脱贫攻坚精神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贫明显提速,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构建了精准扶贫、脱贫新方案。全党全社会在脱贫中所凝聚起来的攻坚精神,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这种精神转化成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85后”“90后”驻村干部们的选择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加入到这场攻坚战中来,推动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调前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参考文献】①《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②《习近平: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网,2015年10月16日。③温铁军、杨洲等:《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实现方式》,《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8期。

文章来源:《青春岁月》 网址: http://www.qcsyzzs.cn/qikandaodu/2020/1216/788.html



上一篇:青春航空 根魂永驻
下一篇:岁月之美

青春岁月投稿 | 青春岁月编辑部| 青春岁月版面费 | 青春岁月论文发表 | 青春岁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春岁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