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记中山大学校歌校徽的修改和

来源:青春岁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每当学校有重要集会和校友聚会时,老师和同学都会齐唱《中山大学校歌》,有些还会在衣襟上别上校徽。这校徽,还会在学校的证书或奖状上出现。 校歌和校徽,是一个学校精神和传

每当学校有重要集会和校友聚会时,老师和同学都会齐唱《中山大学校歌》,有些还会在衣襟上别上校徽。这校徽,还会在学校的证书或奖状上出现。

校歌和校徽,是一个学校精神和传统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概括,是师生们对学习家园的认同,它凝聚着师生对母校挚爱的感情。因此,每当我们高唱校歌时,总会豪情满怀:毕业离校的校友,唱起校歌,往往会热泪盈眶,想起在校园里度过的青春岁月,想起孙中山先生所题的校训,想起围着惺亭的杜鹃花,想起柯麟院长“医病医身医生,救人救国救世”的格言,想起第一次拿起柳叶刀,想起珠海校区那长得吓人的教学楼……于是,我们会轻轻抚摩别在襟前的校徽,感受到母校留在心头上的温暖。

1952年,我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学习,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长期工作、生活在校园里。几十年来,目睹母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作为文科教师,也有幸参与和见证母校的一些文化建设工作。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但许多事情,特别是参与校歌、校徽修改等重大文化活动的过程,依然历历在目。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老中山大学是有一首校歌的。这校歌,在1924年中山大学成立时产生,它由第一任校长邹鲁作词,由音乐教育家陈洪谱曲。

陈洪生于1907年,和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同是广东海丰人,他们还一起在广州创立音乐学校。原中山大学的校歌,正是陈洪在赴西欧音乐学院深造前,应中山大学之邀谱成的作品。抗日战争期间,他谱写过许多抗战歌曲;新中国成立后,还谱写过《教师颂》《春风桃李》等作品,以及创作、翻译过大量有关音乐理论的论著,被公认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他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院长,2002年逝世。由于他长期居住于华东,广东人对这位老乡反而不太熟悉,更不知道他在早年,就为华南的最高学府中山大学谱写了一首被莘莘学子传唱的校歌。

从1949年到1980年代初的三十多年里,高等院校师生集会时,唱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际歌》,其中“文革”期间,就唱《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之类。老实说,那时根本没有唱奏校歌的念头,我也不知道原来有过中山大学的校歌。直到1984年,为庆祝60周年校庆,学校在英东体育中心东南边的足球场举行大型晚会,组织了800名师生的合唱团,还邀请了作为当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前九个乐队方阵之一的罗浮山某驻军的铜管乐队前来伴奏。乐队原来的指挥认为,堂堂大学的合唱团没有自己的指挥不太合适,学校有关方面知道我常在校、系合唱队中担任指挥,便让我上阵。当军乐队的指挥演奏过师生入场式的欢迎曲和国歌后,便把指挥棒交给了我,我指挥的800人大型合唱作为压轴演出,唱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歌唱祖国》,气势虽然磅礴,但毕竟不是中山大学校歌,甚至还未意识到要唱校歌的问题。

在1986年9月左右,原岭南大学的校友从世界各地赶来广州,在康乐园的梁銶琚堂举行隆重的校友大会。1952年院系调整时,新的中山大学是原在广州石牌校区的老中山大学文理科与原在康乐园岭南大学的文理科合并而成,校址就设在原属岭南大学的康乐园。因此,当岭南大学老校友回康乐园举行校友大会时,中山大学的校、系领导便作为嘉宾被邀请参加,当时我作为中文系主任,也很荣幸地应邀赴会。

那天下午四时左右,当我们这些嘉宾在梁銶琚堂前面几排就座时,我回头一看,背后几排的座位却是空着的。正觉奇怪间,忽然梁銶琚堂后边的两扇大门一下子打开,只见岭南大学一百多名的校友一个跟着一个列队进场。他们襟前别着岭南大学校徽,举着红灰色的岭南大学校旗,并且各级各班又举起绣着不同颜色图案的“社旗”,齐步走到舞台前面。队伍中还不少是七八十岁甚至是九十岁的老校友,一个个气宇轩昂、精神抖擞。

大会开始,全体起立,在奏唱国歌后,全体岭南大学校友便高唱岭南大学的校歌:

平原广阔,瞭近目前,江水流其间。

群邱远绕,恒为障护,奋前莫畏难。

母校屹立,风波不摇,佳气承远方。

……

让我们震惊的是,岭南大学校友一个个放声歌唱,不少人还眼含热泪。岭南大学校友爱校的真挚情怀和校歌产生不可思议的凝聚力量,让我们心灵震撼,感动不已。

会后,我们几位系主任,像吴兹潜、黄进、陈胜粦等多位教授聚在一起,议论纷纷,都佩服岭南大学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尤其懂得了唱校歌的重大作用,懂得校歌、校徽所产生的凝聚力。有人问,原来的中山大学有过校歌吗?这一下我们都愣住了,因为当时绝大部分的校领导和系主任,多是在1949年以后才毕业的,都不知道过去是否有过中山大学校歌。我瞥见黄焕秋老校长正陪着客人走了过来,便一个箭步走到他面前向他请教。焕秋老校长是老中山大学的学生,他说老中山大学原来是有校歌的。第二天,我出于好奇跑到图书馆找寻有关资料,果然发现了邹鲁撰词、陈洪谱曲的《中山大学校歌》。当时,看了就看了,只作为增加自己对校史的知识而已,并没有继续想下去。

文章来源:《青春岁月》 网址: http://www.qcsyzzs.cn/qikandaodu/2021/0613/1116.html



上一篇:春秋献高速青春耀红城
下一篇:克制的回眸站台与贾樟柯的青春文化记忆

青春岁月投稿 | 青春岁月编辑部| 青春岁月版面费 | 青春岁月论文发表 | 青春岁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春岁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